一腔热血只图报国!今天是他的生日,让我们一起缅怀……
2017-12-12 / 阅读次数:2015
今天,
让我们一起回望一位伟人。
他的身上
有这些光芒璀璨的标签:
“中国航天之父”
“中国导弹之父”
“火箭之王”
……
有人说他一个人
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。
他曾说:
“我是大唐的后代,
我的一腔热血只图报国。
我的根在中国。”
他,就是钱学森。
今天,
是他诞辰106周年纪念日,
让我们再一次走近他!
或许,我们无法选择像他一样,
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记住他的名字,
告诉我们的孩子与身边的人。
“学神”钱学森
面对钱学森那漂亮的成绩单,“学霸”似乎不能完全表达我们的膜拜之情,“学神”才更贴切。
除了天赋异禀,钱学森的“学神”气质也和他所接受的启蒙教育有关。
1923年至1929年,是钱学森一辈子忘不了的六年。当时他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。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:“在我一生的道路上,有两个高潮,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,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。”
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:每天中午吃了饭,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,数学、物理、化学……不怕考试,不死记书本,玩得也很痛快,天黑才回家。
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: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,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。“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。不论什么时候考,怎么考,都能得七八十分。”
钱学森入中学时,校长是著名进步教育家林励儒(注:曾任新中国教育部副部长)。
当时,林砺儒着力进行学制改革,制定了一套以启发学生智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案。在他的领导下,附中的教与学弥漫着民主、开拓、创造的良好风气,成为得天独厚的一片沃圃佳苑。
“公式公理,定义定理,是根据科学、根据逻辑推断出来的,在课堂如此,到外面如此;中国如此,全世界如此,即使到火星上也如此!” 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,使钱学森“第一次得知什么是严谨的科学”。
而后,钱学森顺利地完成了上海交大、麻省理工学院的学业并追随当时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力学大师冯•卡门教授。钱学森形容这段求学让他“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”。
一次学术讨论会上,老师冯•卡门讲了一个非常好的学术思想,美国人叫“good idea”(好点子)。有人问:“卡门教授,你把这么好的思想都讲出来了,就不怕别人超过你?”卡门说:“我不怕,等他赶上来,我又跑到前面老远去了。”
当时整个加州理工学院校园弥漫着创新的学风。据钱学森回忆,“这里的创新还不能是一般的,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,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”。
到加州理工学院的第二年,即1937年秋,钱学森就加入“火箭俱乐部”,是5位创始人之一,他担当起了理论设计师的角色。而火箭在当时还属于幻想中的东西,大家把小组称为自杀俱乐部,因为火箭和火箭燃料的研究,实在充满了危险性和不确定性。
这个俱乐部就是如今NASA旗下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(JPL)的前身。这个实验室主导了NASA包括月球和火星探索在内的诸多项目。
老师钱学森
上世纪80年代,钱学森在讲台上。
钱学森说:“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,我忧虑的就是这一点。”他所说的“这一点”就是如何培养出创新型人才。
“今天的大学,能做到这样吗?大家见面客客气气,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。怎样能够培养创新人才?”创新是一种探索性的实践,意味着从无到有、开风气之先,意味着风险和挑战。创新要有胆气,不惧权威;创新也需要容错试错。钱学森深谙这个道理。
曾与钱学森先生共事过的航天专家沈辛荪回忆说,沈辛荪回忆,他向钱学森请教问题时,他从不说“你做得不对”,而总是说:“你换一个思路,再考虑行不行啊?”总是用商量的语气,但实际确是在启发。“钱老从不直接给出答案,而是鼓励年轻人独立思考。”
中国“航天之父”钱学森。
钱学森不仅鼓励创新,在教育理念上也很新潮。
“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?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,而我的灵感,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。”
除了醉心学术,钱学森最大的爱好就是古典音乐,从中受益的他也不忘启发后人。2005年在2005年7月29日和2009年8月3日,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两次登门看望时,钱学森当面就“创新人才”培养问题提出了建议,还提出了“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,就能够创新,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”的观点。
钱学森说:“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,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。”
钱学森晚年看电视看到汽车广告,一看,都是外国汽车,他就说“泄气、泄气。”儿子钱永刚说中国汽车也是“外国心”。钱学森问到:“这些人怎么了?人都干什么去了?现在生活水平高了,更有条件出成果,为什么还弄不成? ”
戎装钱学森
钱学森,这位科学泰斗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——共和国军人。1970年6月,中央军委任命钱学森为国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,主任由聂荣臻元帅兼任。尽管没有军衔,他却成为指挥国防科技战线千军万马的将星北斗,攥紧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铮铮铁拳!
作为一名军人,他兑现了自己的使命与担当。新华社发布的《钱学森同志生平》中,概括了他的11项“第一”:
中国第一枚近程地地导弹发射试验,
中国首次导弹与原子弹“两弹结合”试验,
中国第一次潜艇水下发射导弹……
这些“第一”,划时代地改变了中国,也划时代地改变了世界!
钱学森(上图右四)随冯·卡门率领的美国国防部科学咨询团一行36人,飞赴战火纷飞的纳粹德国进行考察。
1945年4月,钱学森作为冯·卡门的主要助手,第一次来到当时世界上火箭技术最为先进的纳粹德国,作了详尽的记录,为撰写考察报告提供了重要依据。
此报告总共13卷,冯·卡门执笔第一、二卷,钱学森完成第三、四、六、七、八卷中7个部分的编写。
10年后他毅然回到大洋彼岸的祖国,成为中华民族砺剑铸盾战场上的大英雄。
钱老说:“中国人民说我为国家、为民族做了点事,就是最高的奖赏,我不稀罕那些外国头衔……”
2011年11月14日,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中央书记处书记、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参观“人民科学家钱学森”事迹展览。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
1959年4月19日,空军地空导弹兵二营在西北某地首次进行了实弹射击,取得圆满成功。许光达、张爱萍、钱学森等领导同志亲临现场并与官兵们合影留念。
聂荣臻元帅与“人民科学家”钱学森在发射场。
1980年6月5日,钱学森登上中国航天远洋测量船看望船员。
钱学森在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举办讲座。
1986年6月,钱学森到航天部办公楼畅谈航天事业30年。
钱学森查看电影经纬仪。
钱学森在赴某试验基地的专机上。
钱学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视察期间,检查电弧加热器工作情况。
钱学森讲座
1998年,“两弹一星”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因病逝世。离家数十载,家人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。
因为保密,王淦昌改名为王京。一年除夕夜,他与邓稼先在帐篷里相互敬酒,邓稼先对他说:“叫了王京同志几十年,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!”言毕,两个人抱头痛哭……
2009年,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……
2010年,物理学家钱伟长逝世……
2011年,核物理学家朱光亚、光学家王大珩、自动控制和导弹技术专家黄纬禄逝世……
2012年,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屠守锷逝世……
2013年,水利水电学家张光斗逝世……
2014年,气象学家叶笃正、金属学及材料学家师昌绪逝世……
2016年,材料学家严东生逝世,两弹一星元勋陈能宽逝世,还有为发展我国航天事业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的梁思礼同志……
2017年2月12日,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开创人之一,曾任卫星工程总设计师的两弹一星元勋任新民逝世。
“我在美国有一个好朋友林桦(他已经去世了),当年我们都在美国留学,我回国了,他留在了美国。
他是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,我曾是航天部的总工程师。他搞的是美国的洲际导弹,我搞的是中国洲际导弹。
他的年薪是30万美元(上世纪80年代),我的工资只有他的百分之一,他住在西雅图一个小岛上的高级别墅……我住在很普通的单元房子里。”
“有人曾问我对此有何想法,我的回答是,他干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,我干的导弹是保卫我们祖国的!”这段话中的“我”是梁思礼院士,中国火箭系统控制专家,梁启超最小的儿子。
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是新中国不同科技领域的开拓者、奠基人,是国际知名的大师级科学家!
这些老一辈的科学家是一个时代的符号,带着新中国艰辛成长的民族记忆,也是我们这个多灾多难民族百年苦难辉煌的亲历者、见证人。
这些老一辈大师已逝,而我们这一代迎接挑战的压力更大。
今天,“大师”“大家”“大腕”称谓不时在耳边响起,但是能真正称之为“大师”的,想来并不多,能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国大师级人物更是凤毛麟角。
何谓“大师”?有巨大成就而为人所景仰的学者或艺术家。大,显其宏博,世人难及;师,显其杰出,为世人师。
今日之中国,由大向强,尤需大师!